对联分为上联、下联、横额这三部分。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把对联贴在门框上是寄托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
对联起源
对联最早起源于桃符,是古人辞旧迎新的一种表达方式,他们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要求
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⑤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时间: 2024-12-05 07: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