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抒发了什么情感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思想感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看似通篇都在写草,实际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是唐代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句有着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生活态度,所以影响非常深远。

时间: 2024-11-03 21:53:20

赋得古原草送别抒发了什么情感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思想感情的相关文章

送别诗有哪些 有哪些送别诗

1.<渡荆门送别> 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送友人> 唐朝·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送友人入蜀> 唐朝·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4.<金陵酒肆留别> 唐朝·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

病起书怀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病起书怀的思想感情

<病起书怀>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以及爱国伤时之情.同时诗人在诗中亦表达了对君主收复国土的信心以及自己向往如诸葛丞相般忠心报国的决心. <病起书怀>的赏析 <病起书怀>前两句写事,写诗人自身的现实处境,以及诗人满腔的报国志向,以两者间的差异点明诗人悲凉的心境.在诗中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内心情感,这句话也是全文的中心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表达诗人对迈过眼前挫折的决心,心中仍旧以国家大事为重. 在诗中五六句,诗人在忧心国家之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作者因为朋友孟浩然的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写出了二人深厚的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表明了作者与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谊,而"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二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次句紧承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谁写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相传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当时白居易仅仅十六岁,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科举考试的现场按照试题要求所作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古原上的茂盛野草,抒发了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赋得古原草送别告诉我们的道理 赋得古原草送别蕴含的哲理

<赋得古原草送别>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自强不息,像野草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者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诗的一.二句描写了春草的茂盛,以及春草岁岁循环,生生不息的规律:三.四句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的五.六句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诗的最后两句用绵绵不尽的春草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整篇文章看似写草,实际是借草取喻

下属对领导离职的送别的诗词 领导离职的送别诗句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王昌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5.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李白的<送友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了什么情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什么情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亦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的高远志向以及诗人旷达的胸怀.全诗以旷达开阔的意境,将送别诗中常有的悲凉凄怆,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表现出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真挚友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两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以及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

又送别李峤颔联赏析 又送别李峤颔联的赏析

<又送别>的颔联为"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将人比喻成随风飘转的蓬草,表现出朋友身世飘零的悲凉现实,表达出作者对朋友的担忧;后一句作者又借落花表达别情愁绪,抒发了诗人心中的落寞与伤感. <又送别>的原文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又送别>的作者 <又送别>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峤.李峤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李峤少有才名,二十岁考

赠汪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赠汪伦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写出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开元天宝年间,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