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书原文及翻译 直书刘知几翻译

  《直书》原文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乱君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而获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然则历考前史,徵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案金行在历,史氏尤多。当宣、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陆机、虞预,各栖毫而靡述。至习鉴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次有宋孝王《风俗传》、王劭《齐志》,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案于时河朔王公,箕裘未陨;邺城将相,薪构仍存。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刚亦不吐,其斯人欤?

  盖列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於今称之。与夫王沈《魏书》,假回邪以窃位,董统《燕史》,持诌媚以偷荣,贯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直书》翻译

  人遵循五常(五常即五种行为规则,又称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士人有各种行为,有的邪,有的正,有的曲,有的直。那些邪的、曲的人,被人所轻贱,因为那是小人的做法;而那些正直的人,被人所尊重,以为那是君子的做法。然而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趋于邪曲而放弃正直,不践行君子的做法,而遵行小人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俗话说:“正直的像弓弦一样,往往死在路边;邪曲的就像铁钩一样,反而会加官晋爵。”所以人们宁可顺从(权势)来保障自己,也不违逆(权势),避免受到伤害。更何况史书的任务,就是劝诫世人,树立风气。遇到贼臣逆子,淫乱的君主,如果直白地记下他们的事迹,不掩饰他们的过失,一旦把他们的恶行记载下来,他们的臭名就要流传千年。这样说来,岂不可怕!

  如果环境允许这么做就去做(直笔记史),如果环境不允许这么做却做了就会凶险。比如董狐写史不用隐笔,赵盾为了法度而蒙受屈辱,董狐自己没有犯错,依然果断行事,因此才成就了他良直的名声,名传今古。比如齐史记载崔杼弑君,司马迁写出汉武帝的过错,韦昭在东吴秉直记事,崔浩写史犯了魏国的忌讳,他们有的被处以刑罚,被当时任所嘲笑;有的写成的书被填埋,后人无法看到。世道就是这样,却要责怪史臣不能保持强直的性格,和不折腰的气节,实在很难啊。因此张俨发愤,私下保存《嘿记》;孙盛心中不平,窃自撰写了《晋阳秋》寄到辽东以存其真。以此来避祸,幸好得以保全了自己。我们足以得知世道的艰辛,也了解了实录的难能可贵了。

  但是一一考察从前的史事,求证于直白的词句,虽然古人的糟粕,真假相杂,而我们披沙淘金,有时就能有所收获。根据金行在历,史官特别多。当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开创晋朝基业之初,曹氏和司马氏发生矛盾的时候,比如在渭曲列阵,被诸葛亮所击败,又比如高贵乡公(曹髦)讨伐司马昭,反被成济杀伤。陈寿、王隐,都笔口无言,陆机、虞预,也停笔没有叙述。到了习鉴齿(人名),才有了死诸葛退走活仲达(司马懿)、成济持刃犯驾的说法。历朝历代的诬造,从此被澄清。考察习鉴齿的记事,不就是近代的正直之人吗?再有宋孝王的《风俗传》、王劭的《齐志》,他们叙述当时的事情,都追求真实。根据当时(宋孝王写《风俗传》的时候)北魏的王公,祖宗产业还没有丧尽;(王劭写《齐志》的时候)北齐的将相,后代仍然还在。而这两人直书他们的避讳,没有一点害怕。刚正不阿,不就是这类人吗?

  烈士重视名声,壮士注重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像南史、董狐的仗义直书,不避讳权势;韦昭、崔浩的奋笔直书,无所取媚于人。虽然在保全自己防备受害方面有所不足,但是他们的而留芳余烈,人们到现在还称道。和王沈写《魏书》相比,后者通过邪曲的笔法获取高官,再和董统写《燕史》相比,后者通过取媚于权势而获取荣华,一边是上贯三光,一边是下穿九泉,也不能比喻出韦昭、崔浩和王沈、董统的高下。

时间: 2024-12-05 10:42:20

直书原文及翻译 直书刘知几翻译的相关文章

与子琳书翻译 与子琳书原文

翻译 告琳,近来,我听说你与几位年轻朋友一起研习经传,一天到晚孜孜不倦,乐无懈怠,这确实很好,我很高兴.一个人研究学问,最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坚强的意志.而要获得知识学问,必须靠不断地积累,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这就像山间的流水,是再软不过的了:但水滴石穿,坚硬的石头却能被它凿穿.再比如小小的蝎虫,那是再弱小不过的虫子了,可坚硬的木头却能被它咬坏. 流水本不是凿石头的铁凿,蝎虫也不是钻木头的钻子.但是,它们都能凭借微小的形体.脆弱的力量,征服坚硬的东西.这难道不是由于不断地下功夫,逐渐积累才实现的吗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的翻译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翻译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的翻译是匡衡把墙壁凿穿打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烛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这句话出自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选自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凿壁偷光,其字面的意思是借邻舍的烛光读书.一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勤奋学习.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

夜书所见古诗夜书的意思 夜书所见写作背景

夜书所见古诗夜书的意思:书是"写"的意思,"夜书"指的是在晚上写作.<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此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夜书所见>原文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

观书有感其一拼音 观书有感其一译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天光云影共徘徊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问渠那得清如许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为有源头活水来wè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作品原文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词语的意思

<夜书所见>的"书"是"写"的意思,<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在异乡所写的触景生情之作.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赏析 这首诗的一二句写的是景色,一开始就用秋风和落叶来烘托游子孤单寂寞的凄凉感情,三四句则从庭内转移到了户外,并且这

关于书的成语 表示和书有关的成语

关于书的成语有知书识礼.闭门读书.焚书坑儒.知书识字.博览群书.诗书礼乐.书不释手.映月读书.殷浩书空.仰屋著书.废书而叹.郢书燕悦.鱼信雁书等. 折节读书: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发奋读书.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囊萤照书:将萤火虫放在袋子中,照着书本看书.常用来形容家境贫寒,勤奋读书. 立地书橱:比喻一个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的时候,对书中的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闭户读书:将门关上,独自在家里埋头读书. 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

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 最大的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最大的书"中的"书"指的是一层一层的岩石.因为岩石中蕴藏着自然的规律以及丰富的自然知识,自然就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最大的书>这篇课文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自然知识,借岩石说明了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最大的书的主要内容 全文描绘了爸爸带川川爬山时,遇到了地质勘探队员的故事.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作为叙说方式,介绍了神奇的自然界.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岩

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的书是指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的"书"是指书写.<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的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

书的象征及寓意 书的象征是什么

书的含义和意义解释:广义上书其实是记载知识信息,狭义书就是纸与文字符号.书能对人提供帮助,有利于传播和替人记忆,还可以提供学习与发展.书存在的价值:书等于知识信息,变化的只是载体不同.知识信息就是人类最大工具,所以书的贡献非常重大的.因为书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必须读好书.这即是生存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 书的发展介绍:人类记载知识信息分三个阶段:没有发明文字之前的知识信息全靠人脑记忆:文字出现后就需要载体,将知识信息最早记录在甲骨(动物的骨头上).竹片.木片.布料上,公元105年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

书是我的什么 书是我的什么写一句话

1.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因为书教会了我很多的知识:2.书是我的精神粮食:--因为书里有很多的营养,我获得这些营养后健康地成长:3.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因为当我很困惑的时候,常常求助于书里的解答:4.书是我的好朋友:--因为我的一生都以书为伴:5.书是我的老师--因为书叫我怎么为人处世,怎么工作生活. 书籍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2.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5.好的书籍是最贵